跳至正文

安全光幕的红外线原理

安全光幕的红外线原理是利用红外发射与接收来实现对一个特定区域的实时监测与安全保护。其工作过程如下:

  1. 红外线发射:
    安全光幕的发射器内置多个红外LED光源,这些光源会按照一定的间距(通常为10mm、20mm、40mm等)发出多束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形成一道“光幕”。
  2. 红外线接收:
    与发射器相对的接收器包含与之对应数量的红外接收单元,正常情况下,每一束红外线都能被接收器准确接收,系统判断为“安全状态”。
  3. 遮挡检测:
    当有物体(如人手、身体等)进入光幕区域,遮挡了一束或多束红外线时,对应的接收器将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系统立即检测到这一变化。
  4. 控制响应:
    检测到红外线被遮断后,控制器迅速发出指令,执行预设的动作,如:
    • 停止机械设备运行
    • 发出报警信号
    • 锁定系统操作等
  5. 快速反应:
    由于红外信号传播速度快、检测灵敏,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非常短,一般在10~30毫秒之间,能在危险发生前做出有效反应。
  6. 同步与扫描机制:
    高级安全光幕通过内部的扫描和同步机制,确保红外信号的顺序和完整性,避免外界光干扰或相邻光幕串扰。

安全光幕的红外线原理本质上是一种非接触式遮挡检测机制,通过检测红外光束是否被物体遮断,来判断是否有入侵行为,从而实现工业场景中的人机安全防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