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安全光栅安装注意事项与规范

安全光栅,是工业自动化中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的重要“守门员”。它通过发射红外光束形成一道“不可见的防线”,一旦有人体或异物进入警戒区,系统就能立刻发出信号,切断机器动作,防止事故发生。但别看它小巧智能,若安装不当,再好的安全装置也可能“形同虚设”。因此,科学合理地安装安全光栅,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责任活。

首先,从科学规范的角度出发,安装前需明确两件事:保护对象是谁、危险源在哪里。不同设备的危险部位不同,比如冲床的上下模具、机械手的转动半径、包装线的送料口,这些地方一旦人员靠近,极易发生夹击、碰撞等风险。因此光栅的安装位置,必须确保在危险动作发生前,有足够的响应时间来停机。通常根据设备的运行速度、制动距离来计算光栅与危险点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这是一个有公式可查、有标准可依的硬指标(如ISO 13855)。

其次,安装高度要合适。对手部保护来说,光束通常布设在20cm到50cm的高度范围;对全身防护(如进出设备区域)而言,则需采用多光束、或全高覆盖的光幕。切忌“图省事”只装半截,那跟没装没太大区别。

再者,光栅要对齐,不能歪,也不能漏。安全光栅是靠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多束红外光精确对准工作的,如果出现安装倾斜、机架震动、或中间被物体遮挡,都会导致盲区或误报。很多企业刚装上去运行正常,一段时间后设备位移或底座松动,光栅变了形,等事故发生时才发现“眼瞎了”——这是典型的忽视安装稳固和定期校验的后果。

电气连接和逻辑联动也不能马虎。安全光栅必须接入到符合PL(性能等级)或SIL(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的安全控制系统中,而不是随便接个普通继电器就算完事。要做到“人过即停”,必须保证信号能可靠中断控制回路,这里面涉及安全继电器、安全PLC等硬件配置,一定要遵循设备厂家说明或相关国家标准(如GB/T 19436.1)。

在接地气一点的说法就是:装安全光栅不能只看它“亮不亮”,还得看它“真不真管用”。一个合格的安装,应当能做到“人进危险区,机器立即停”,而不是“进了三秒机器还在动”。

此外,还有几个小细节也值得注意:

  • 避免强光干扰:避免将光栅对准窗户或强反光背景。
  • 防尘防油:光幕面板应定期擦拭,避免油污积尘影响识别。
  • 防止绕过:要评估是否有人能从光栅下方、上方或旁边绕过,应采取物理隔离配合。
  • 要贴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此处为安全防护区域”,增强现场意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