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光幕的保养与维护需结合日常操作与周期性检查,以下为系统化维护方案:
一、日常清洁与表面处理
光学部件清洁
每周用无尘布蘸无水酒精擦拭发射器/接收器表面,清除油污、粉尘等遮挡物,避免影响光束传输
顽固污渍可用压缩空气吹扫,禁止使用硬物刮擦或化学腐蚀性清洁剂
环境防护
粉尘、油污严重场景加装防护罩或密封外壳,防止异物进入内部
避免强光直射及反光物体(镜面、抛光金属等)干扰光束路径
二、功能检测与校准
开机自检
每日启动设备时,遮挡单束光验证急停响应(需在100ms内触发停机信号)
观察指示灯状态,确认电源、信号传输正常
周期性校准
每月通过专用测试工具校准检测距离与响应时间,确保参数符合ISO 13849标准
每季度检查光栅对齐精度,调整偏移量≤1mm
三、硬件状态检查
安装稳固性
每周检查支架螺丝、固定卡扣,防止振动导致位置偏移
金属外壳连接处需确保接地良好,避免静电干扰
线缆与接口维护
每季度排查电源线、信号线磨损情况,更换老化或破损线缆
插拔连接器前关闭电源,防止短路烧毁电路板
四、环境适应性维护
温湿度控制
高温(>70℃)或高湿(湿度>85%)环境加装散热风扇或除湿装置
避免冷凝水附着光栅表面,必要时使用防水型号(IP67以上)
抗干扰措施
强电磁场区域(如焊接车间)采用屏蔽电缆与金属外壳型号
定期检查周边设备(电机、变频器)接地情况,减少误触发风险
五、故障处理与专业维护
常见故障应对
误报警:优先清洁光学面并检查环境干扰源
无响应:用万用表检测电源电压(通常需24VDC±10%)及继电器状态
专业维修要求
内部电路故障或光轴损坏时,联系厂家更换模块化组件(如SICK光栅支持单光束替换)
禁止自行拆卸主/副光栅或调整安全距离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