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提起安全光栅,大家可能首先想到它是“防护专家”,常驻在冲压机、注塑机、搬运机器人等设备旁,为现场操作人员提供一道隐形却强大的安全屏障。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信号输出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安全光栅的使用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系统讲讲——安全光栅的信号输出方式到底有哪些?该如何选?

一、常见的信号输出方式有哪些?

在实际应用中,安全光栅主要有以下几种信号输出方式,每种都各有特点:

1. PNP输出(源极输出)

PNP型输出是目前在工业现场中最常见的输出方式之一,特点是:

当光栅检测到正常状态时,输出端输出正电压信号;

一般接入PLC的输入端(常为24V电平)

适用于大多数国内外品牌的PLC控制系统

适用场景:标准自动化生产线、包装设备、检测平台等。

2. NPN输出(漏极输出)

NPN型输出的逻辑正好相反:

当光栅检测正常时,输出端连接负极(0V);

更常见于日本及部分亚洲品牌设备

注意:NPN和PNP并不通用,在设计系统时必须提前确认PLC支持哪种类型。

二、继电器输出:传统但稳定

3. 继电器干接点输出

这是一种非常传统但广泛应用的方式,特点是:

输出形式为“接通”或“断开”;

不带电压,纯物理触点;

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高可靠性要求场景

延时略高,不适合高速检测。

典型应用:大型冲床、注塑机、热压系统等对可靠性有极高要求的设备。

三、先进信号接口:走向智能互联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安全光栅的输出方式也越来越智能,以下两种正逐渐走向主流:

4. OSSD输出(Output Signal Switching Device)

这是欧标EN/IEC 61496认证的标准输出方式,用于确保输出安全等级符合要求。

双通道输出结构;

支持对故障、短路、断线进行检测

通常与安全继电器或安全PLC配合使用;

实现真正的功能安全控制。

适用场景:中高端自动化产线、需要通过CE认证或ISO认证的项目。

5. IO-Link输出

一种面向工业物联网的智能通信接口:

除了安全状态,还能上传设备状态、诊断数据、故障信息

易于集成到MES、SCADA等系统;

更适合未来可视化运维场景。

适用场景:智能工厂、远程监控、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平台。

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出方式?

选型前请务必确认以下几个关键点:

你的PLC支持哪种信号?PNP还是NPN?是否支持OSSD?

是否需要通过安全认证?是否计划接入安全继电器或安全PLC?

现场环境是否存在强干扰、强电磁场?继电器或OSSD更稳妥

未来是否考虑远程诊断或智能互联?那就别错过IO-Lin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