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安全光栅在机器人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在工业自动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机器人来承担搬运、焊接、装配等重复性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随着机器人数量的增加,一个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保障人机共处过程中的操作安全?

答案之一就是安全光栅。它是一种高效、灵活的非接触式防护装置,正在成为机器人安全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机器人应用场景需要安全光栅

工业机器人运作快速、力量强大,一旦人员在不适当的时间进入其工作范围,极容易发生碰撞或夹伤事故。传统的围栏或安全门虽然有效,但会限制空间灵活性。而安全光栅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为机器人提供一层实时监控的“隐形围栏”。

当有人员或物体闯入光栅所构建的红外线区域时,设备可自动减速、暂停或停机,从而避免伤害。

安全光栅在机器人系统中的三种典型应用

第一,设立机器人外围保护区域

在机器人工作区域的外围安装安全光栅,一旦人员越线进入,系统立即响应,可通过控制信号让机器人减速或完全停止,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高速运行或大功率的传统工业机器人。

第二,实现人机协作安全

在协作机器人场景下,人与机器人共享工作空间,不能一味隔离。这时,安全光栅可以用于监测特定方向的接近动作,当操作人员进入设定区域时,机器人自动切换到低速、柔性或待命状态,确保协作过程安全顺畅。

第三,搭配安全继电器或PLC实现分级保护

安全光栅不仅可以独立使用,还可以与安全继电器、安全PLC等设备组合,实现更智能的控制逻辑。例如短时间遮挡触发警告,持续遮挡则切断电源,停止机器人运行。这种联动机制更适合于复杂的工业系统,提升整体安全等级。

光栅的选型建议

不同场景对安全光栅的分辨率与功能要求不同。比如:

用于机器人外围防护,建议选用手掌检测型光栅,分辨率在30毫米左右。

用于协作区域边界,建议选用区域检测型光栅,视角范围更宽。

若涉及精细手工操作,建议使用分辨率为14毫米的手指级光栅。

此外,还需确保选用的光栅符合相关国际安全标准,如IEC 61496,具备OSSD安全输出信号,便于系统接入。

如何与其他安全装置配合使用

在一些对安全等级要求更高的场合,安全光栅可以与以下装置协同工作:

安全地毯:适合大面积区域防护

激光扫描仪:可实现二维检测,识别复杂移动轨迹

安全门开关: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

急停按钮:人工快速断开设备运行

通过这些设备的组合使用,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机安全控制系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