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现场中,安全光幕就像一道无形的“激光防线”,为操作人员筑起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无论是冲压机、自动化产线,还是机器人作业区,几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
这道“光墙”是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被遮挡的?它怎么知道“人来了”?
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聊一聊:安全光幕是如何判断遮挡状态的。
一、什么是安全光幕的“光束”?
安全光幕的本质是一组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排列成多对对射式的“光束阵列”。
每一对光束都从发射端直线穿过保护区域,被接收端准确接收。当所有光束都通畅时,光幕认为区域是“安全”的。
而一旦其中任意一束被遮挡(哪怕只是一根手指),接收端检测不到信号,就立即发出信号给控制器,设备随即停止动作。
二、安全光幕如何“判断”遮挡?
判断遮挡,其实是一个持续“发问”和“回应”的过程。
- 光束轮询发射
安全光幕不会同时发射所有光束,而是按照固定顺序,一束一束地快速轮询发射和接收信号。 - 接收端反馈状态
每一束红外光都有专属的接收单元,当信号被正常接收,系统记录为“通”;若未接收到,记录为“断”。 - 实时形成“遮挡图”
控制器会根据接收结果,实时生成一份“光束通断图”,类似一张“有遮挡”和“无遮挡”的像素图。 - 判定输出信号
当某个区域有光束持续断开,系统会判定为“进入状态”或“遮挡状态”,立即中断OSSD安全输出,通知设备停机或保持安全状态。
三、这些判断标准,你可能没注意
除了基本的“有没有遮挡”,先进的安全光幕还支持更多智能判断:
- 遮挡区域分析:判断是局部遮挡、完全遮挡,还是持续遮挡。
- 干扰识别:能区分是人为进入,还是粉尘、油雾、强光干扰。
- 分辨率判断:根据设置的分辨率(比如14mm、30mm),判断是否是手指、手掌或身体遮挡。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遮挡都会导致停机,系统会根据设定的保护等级和遮挡类型智能响应。
四、如何确认光幕状态?
在使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直观看出光幕是否处于遮挡状态:
- LED指示灯:大多数光幕在遮挡时会有红灯亮起,通畅时为绿灯。
- 控制器显示:智能型控制器会提供详细的遮挡位置信息。
- IO-Link或串口通信:部分高端光幕支持连接系统后台,实时上传遮挡数据和诊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