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光幕的分类体系与技术特征
根据国际标准IEC 61496和行业实践,安全光幕可按安全等级、功能用途和物理结构三维度划分,形成完整的工业防护解决方案。
一、按安全等级划分(核心分类标准)
Type 2光幕(SIL1/PLc级)
技术特点:单回路设计,仅周期性自检(如启动时检测故障),光束有效孔径角5°,无冗余电路。
典型应用:低速冲床、包装设备等低风险场景,成本较Type 4低30%-40%。
Type 4光幕(SIL3/PLe级)
技术特点:双回路+实时自检,2.5°小孔径角避免光学短路,冗余电路确保单故障不影响功能。
典型应用:重型锻压机、汽车焊接线等高危领域,满足ISO 13855最高防护要求。
二、按功能用途划分
常规型光幕
特点:14-40mm光束间距,用于通用设备防护(如自动化产线、装配机械)。
案例:电子厂SMT贴片机周边防护,防止人员误触高速运动部件。
冲床专用光幕
特点:强化抗振动设计,响应时间<15ms,配备模具区域屏蔽功能。
案例:汽车零部件冲压线实现0.1秒急停,避免模具闭合伤害。
区域防护型光幕
特点:多光束矩阵(如8×8阵列),覆盖面积达5m×3m,支持逻辑分区控制。
案例:物流仓储AGV路径监控,动态划分人机作业边界。
三、按物理结构划分
贯穿式光幕
特点:发射器与接收器分体安装,光束贯穿检测区域(如闸机、自动门)。
反射式光幕
特点:单侧安装,依靠反射板回射光束,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
主动防护型光幕
特点:集成距离检测模块,动态调整防护范围(如移动机器人协作场景)。
选型建议与行业趋势
匹配原则:冲压类设备优先选用Type 4冲床光幕,物流场景推荐区域防护型;
技术演进:AI视觉融合光幕(如遮挡物智能识别)正成为新方向;
经济性考量:Type 2光幕仍占中小型企业采购量的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