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物流、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分拣系统中,货物体积的精准、高效获取已成为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手工测量或单点传感器已难以满足高速流水线对实时性与准确性的要求。而多维测量光幕技术的出现,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光束布局与智能算法融合,实现了对不规则物体的三维轮廓快速捕捉,真正做到了体积的在线、动态、非接触式检测,为智慧物流与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技术原理与系统构成
多维测量光幕并非单一的光束平面,而是由多个高密度红外光幕阵列从不同空间维度(如垂直、水平、交叉)协同工作,构建起一个立体的检测区域。当货物通过检测区时,不同方向的光束从多个角度对物体进行扫描,捕捉其在X、Y、Z三个轴向上的轮廓信息。
- 垂直光幕阵列:安装于输送线两侧,测量货物的高度与宽度;
- 水平光幕或顶部扫描单元:布置于上方,结合输送速度,精确获取长度;
- 交叉光幕设计:通过斜向布光,增强对异形边角、凹凸表面的识别能力,避免“盲区”漏检。
系统通过同步采集多组光电信号,结合时间戳与运动速度,重构出物体的三维点云或轮廓模型,再经由内置算法计算出长、宽、高及体积数据,整个过程可在0.3秒内完成,满足每小时数千件的处理需求。
二、核心优势
- 高精度与高适应性
多维布局有效克服了传统单面光幕在测量圆柱体、锥形件、不规则包装时的边缘误判问题。即使面对倾斜放置、部分遮挡或柔性变形的包裹,系统仍能通过多视角数据融合,还原接近真实的外形尺寸。 - 动态在线检测
货物无需停顿,可随输送线以0.5~2m/s的速度连续通过检测区,实现“即过即测”,无缝嵌入现有产线流程,大幅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 非接触式测量,保护货物
无需机械接触,避免对易损、贵重或表面敏感物品造成损伤,适用于电商、医药、精密仪器等多种行业场景。 - 支持复杂场景识别
结合AI边缘计算,多维光幕可智能识别堆叠包裹、悬挂物、超限件等特殊状态,并自动触发报警或分流指令,保障后续分拣设备安全运行。
三、典型应用场景
- 快递与电商分拨中心:自动采集包裹体积,用于运费计费(体积重)、仓位分配与装车优化;
- 自动化立体仓库:为堆垛机提供精准入库尺寸数据,防止货位冲突;
- 生产制造线:检测成品外箱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实现质量管控;
- 邮政与跨境物流:快速筛查超规邮件,提升通关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