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安全光幕该怎么选型,你选对了吗

在工业自动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安全光幕已成为保障人机协作安全的关键设备。然而,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和型号,如何科学选型,确保既满足安全要求,又契合实际应用需求,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选型不当不仅可能导致防护失效,还可能影响生产效率,甚至造成资源浪费。以下从五个核心维度出发,帮你判断是否真正选对了安全光幕。

第一 光束分辨率决定防护等级 分辨率是指安全光幕能检测到的最小物体直径,直接关系到防护精度。常见的有14mm、20mm、30mm、40mm等规格。若需保护手指或手部,如在小型冲压机或精密装配线上,应选择14mm或20mm的高分辨率光幕;若仅用于防止身体进入大型设备区域,如码垛机或自动化仓库入口,30mm或40mm即可满足要求。选型时需根据人体测量学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过低则防护不足,过高则可能增加成本和误触发风险。

第二 保护高度与检测范围需精准匹配 安全光幕的保护高度应完全覆盖危险区域的垂直范围,确保无防护盲区。例如,一台注塑机的取件口高度为800mm,则应选择保护高度不小于800mm的光幕。同时,还需考虑光幕的检测距离(即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最大间距),确保其能满足现场安装空间的要求。过短则无法安装,过长则可能增加成本。

第三 安全等级必须符合国际标准 安全光幕属于功能安全设备,必须符合IEC 61496、ISO 13849等国际安全标准,并达到相应的性能等级(PL)或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例如,高风险应用需选择PL e或SIL 3等级的产品。选型时应查看产品的安全认证证书,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功能,如自诊断、故障输出、抗干扰能力等,切勿仅凭价格或外观做决定。

第四 响应时间与安全距离计算至关重要 安全光幕的响应时间(包括检测和信号输出延迟)必须足够短,确保在机器停止前,人员不会进入危险区。这需要结合设备的停止时间和安全距离公式进行精确计算。若响应时间过长或安装距离过近,即使光幕正常工作,仍可能发生事故。因此,选型时需与设备的安全控制系统协同考虑,确保整体安全回路满足要求。

第五 环境适应性不容忽视 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粉尘、油污、振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光幕的性能。在高温、高湿或粉尘严重的车间,应选择防护等级高(如IP65及以上)、具备防油污透镜或加热功能的型号。在强光环境下,需确认光幕具备抗环境光干扰能力,避免误动作。

选对安全光幕,不仅是选择一件产品,更是为生产线构筑一道可靠的生命防线。在选型时,务必基于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分辨率、尺寸、安全等级、响应时间和环境因素,切勿盲目追求低价或过度配置。只有科学选型,才能真正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赢。你,选对了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