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厂里,安全光幕常被称为“看不见的安全墙”。这里没有体积庞大的围栏,但可以在出现危险前快速反应,使机器立即停止运转。许多朋友都很好奇这究竟是怎么感应到的呢?今天,我们将拆解安全光幕感应方法。
一、红外对射时
这种感应方式最为基本和普遍。光幕发射端发射一列红外光束与接收端一一相对。在全部光束通畅的情况下机器工作正常;一但有手,手臂或者什么东西阻挡了光束中的一个,该系统立即探测出来并且发出停止工作的命令。可以这样认为:不可见的“红外线墙”是光幕产生的基本原理。
二、同步扫描时
仅仅是光束是远远不够的,发射与接收之间必须准确地对应起来。同步扫描就是用来保证“目光向上的目光”。部分光幕利用光学同步实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由光信号进行自动标定,便于安装;有些采用电缆同步,稳定性较强,适用于复杂的环境。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保证光幕不遗漏任何“防护线”。
三、分辨率的检测
光幕可以辨认出多少个微小物体?它是由光束之间的距离决定。例如,一个间隔为30毫米的光幕能够侦测到手掌或手臂的存在;具有10毫米间隔的光幕,甚至可以感知到手指的存在。分辨率越高,保护得越细,费用自然就越大。不同的厂子需依据风险等级进行筛选。
四、自检机制等
在确保可靠性的前提下,安全光幕也会对自身进行持续的“体检”。工作时对光束的接收和电路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后马上报警。这样光幕就更加可信了,关键时刻。
五、屏蔽区的作用
有的厂方要求工件重复进入危险区域内,若光幕每一次触发一次停机则效率会大打折扣。屏蔽区功能使一些光束可以被人为地设置以无视材料的阻挡而仅仅反应人或者不正常的行动。这样就使得安全和效率能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