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光幕调试方法
- 调试前准备
检查供电:确认电源电压在9-37V范围内,正负极接线正确且无松动。
安装对齐:确保发射器与接收器光轴完全对齐,避免因错位导致信号中断。 - 光路校准
指示灯状态:
无遮挡时,接收器绿灯常亮;遮挡时红灯显示被遮挡光束数量。
若发光器常亮但接收器红灯,需检查安装距离是否超限(建议先拉近至500mm测试)。
光幕生成:通过控制器初始化校准,消除机械偏移误差,确保光束覆盖目标区域。 - 功能测试
遮挡测试:用物体依次遮挡每束光轴,验证信号触发是否正常(避免直接用手测试)。
动态响应:模拟高速移动物体(如输送带上的包裹),测试光幕的响应时间与数据稳定性。 - 环境适应性调整
抗干扰优化:
强光或反光物体需调整光束频率或增加涂层标记。
多尘环境需定期清洁透光孔,防止灵敏度下降。
振动补偿:通过实时信号滤波技术抵抗机械振动干扰。 - 数据输出验证
尺寸/体积计算:
静态场景:通过多光幕组合采集三维数据,验证体积计算误差(如±2.5mm)。
动态场景:结合输送带速度与时间差,检查长度与体积输出是否准确。
通信测试:通过RS-485或RS-232接口验证数据输出协议(如HEX-ASCII码格式)。 - 常见故障处理
光路不通:检查安装距离、光轴对齐度及环境遮挡物。
信号异常:排查电磁干扰或电源波动,必要时重启控制器。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测量光幕调试后达到设计精度与稳定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