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都问,你单位搞的安全改造怎么那么顺,ISO 13849的认证每次都通过?
不知您发现了没有,有的企业一再纠正,一再审查然而,仅安全回路的设计就被卡住了几个回合;而有的厂,材料一上交,现场一检查,审核员就点头同意,过程走得快,走得稳。
事实上呀,它不仅仅是幸运或“关系硬”的表现。说一个你也许已依稀感知到的事实:合规并非临时补救,它是一种系统思维,始于设备选型的头一天。安全光幕通常是那张低估了但又非常关键的“关键拼图”。
细想一下,若是在产线设计的时候只顾效率与成本而待认证之前才仓促增加防护装置的话,会不会常常会碰到光幕分辨率达不到标准,安全等级不足,信号接不到PLC安全回路的情况呢?其结果是重复返工、延误工期也加大了预算。
但是,如果您在工程之初便将安全光幕规划为安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组件—选择适当的性能等级(PL),并设置适当的检测距离和光束间距、保证和安全继电器或者安全PLC的适当联锁—您将发现认证的全过程却水到渠成。
我刚接手工厂自动化升级那会儿,也以为“装上光幕即可”。结果第1次预审又打了回来:使用了一般光电开关,完全达不到ISO 13849关于“可信赖的安全相关部件”的规定。随后我们对满足SIL2/PLe级别要求的安全光幕进行了重新筛选,并结合了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及验证文档进行了二次审核,最终直接获得了批准。那一瞬间我知道了:合规并不意味着应付检查,而意味着真正地尊重人命,承担责任。
那么怎样才能使安全光幕成为您获得ISO 13849认证名副其实的好帮手呢?这四个关键点我们都亲测了一下效果不错:
首先是从风险评估入手进行选型。
不要仅仅关注价格和外表。依据EN ISO 13855来确定所需的保护距离,并根据EN 61496来确定光幕的种类(Type 2或Type 4),确保其性能等级(PL)与你的机械风险等级相匹配。
二是保证完整安全回路整合。
安全光幕不可能是“孤军奋战”。须经双通道信号与安全控制器连接,实现自动停机和复位确认逻辑,构成闭环安全功能(Safety Function)。
三是保存完整验证文档。
包括产品CE证书,安全参数表,安装图纸,测试记录等。审核员要看的不是“有没有”,而是“能否得到论证”。
四是定期检验和保养。
认证并非尽头。设置光幕清洁,对齐,功能测试SOP以不断达到标准要求。
归根到底,ISO 13849所需要的并不是一大堆纸面上的文件,它是一套真实可信和可核查的安全体系。安全光幕虽然不大,但它是该系统最为直观和至关重要的表现。
邀您一起来分享评论区里您安全合规道路上所踩到的“坑”或者收获到的“经验”—可能是惊心动魄的整改、也可能是成功的核查。
因为每次严肃对待安全就是敬畏生命。
